2009年6月29日星期一

2009年6月26日星期五

blogger daily 06/26/2009


Posted from Diigo. The rest of my favorite links are here.

2009年6月22日星期一

2009年6月16日星期二

2009年6月14日星期日

blogger daily 06/14/2009

  • tags: no_tag

    • 对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讲,未来的一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一生的20%;而对一个五十岁的人来讲,未来的一年只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一生的1/50,即2%。所以,从感觉上来看,随着年龄的增加,时间好像越来越快。
    • 几乎所有失败的青少年教育,都是因为粗暴简单而又愚昧地无视孩子们所拥有的“现存经验”和“现存经验的作用”而造成的。
    • 在某一天,做一件让他印象无比深刻的事情。可以是讲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次郊游,更可以是买一件让他惊喜的礼物——反正一定要让他印象极度深刻。而后,你自己在日记里记录清楚这件事情,当然包括时间、地点与事件,而后千万要妥善保存。大约两三年之后,在他有一天开始觉得并抱怨时间太慢的时候,把那个记录翻出来,给他看,让他体会。这么做的要点只有一个,耐心。首先,起点最好应该在大约七岁前后;其次,重点应该起码两三年之后。而后再过三五年,再提醒一次。这样的体验,不仅将使孩子永生难忘,还会影响他此后一生对时间的精确认识。早晚有一天,你的孩子将因此对你无比感激,充满崇敬。因为他终将明白,这种宝贵的“相对优势”根本就不是可以用金钱衡量的——只需要大致看看我们自己身边有多少人对此茫然并无所知晓你就很容易想象这个结果了。
  • tags: no_tag

    • 所谓的坚持不懈的本质是时间的投入
    • 因为人们在做一件事,为了成功坚持不懈的时候,最终会发现大多的努力其实不过是简单而又貌似枯燥的重复。
    • 所谓的耐心,就是甘于把时间投入到简单、枯燥但是最终会意义非凡的重复当中去。
    • 首先,所有的耐心都来自于了解
    • 了解本身也是需要耐心的,没有耐心的人是没耐心深入了解任何事情的,于是,最终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没有耐心。
  • tags: no_tag

    • 现在看来,他们不见得一定是什么都知道之后才写出来的。很可能是为了写出来,才去搜索、积累,才发现了那些令我们惊奇的内容。
    • “对特定信息的注意力”会使我们拥有神奇的能力在哪怕非常嘈杂的“噪音”中一下子挑出我们需要那些的“我们所关注的信息”。
    • 我们大脑中的灰质中储存的各种信息只有很少一部分(很难超过12%)是有序储存的,这部分被我们称作是“有意识的”。而更多的信息,或者信息碎片,是非有序储存的,甚至很难有意识地直接调出,这些往往就是被我们称为“无意识”或者“潜意识”的部分。
    • 所有的成功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先花上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锁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确定它是现实的、可行的之后,运用心智的力量在这个方向上再投入更多的时间,再更多一点的时间。把时间当作朋友,一路前行。当时间陪伴你足够久的时候,你的耐心就能从它那里得到回报。
    • “耐心”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最有力量的因素。
    • 与投入的时间相比,聪明、勤奋之类的因素实在是微不足道。
  • tags: no_tag

    • 所以说,大多数事情都需要提前准备,也都可以提前准备。认识到这一点本身就几乎是一切改变的起点。
  • tags: no_tag

    • 记住你自己的大脑有这种非理性倾向是极其重要并且非常有用的:在金钱上,人们不仅倾向于低估未来回报的价值,甚至有时过度低估。
    • 人们在相信自己明天会拥有更多的金钱的同时,他们还同样相信自己明天会有更多的时间——尽管今天总计有24个小时,明天总计也同样只有24小时。
    • 你是不是常常惊讶于自己忙碌的程度,也常常惊讶于怎么就有那么多琐事会于无声处响惊雷?
    •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做事拖拉。他们并不是没有勤奋的意愿,只不过是被自己的大脑所限制,以为他们在将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 再一次,这是一个运用心智改变命运的机会
  • tags: no_tag

    • 马太福音里说,“他有的,就再给他,让他多余;他没有的,就连同他所有的,一并夺走。”

Posted from Diigo. The rest of my favorite links are here.

2009年6月8日星期一

blogger daily 06/08/2009


Posted from Diigo. The rest of my favorite links are here.

2009年6月3日星期三

blogger daily 06/03/2009

  • tags: no_tag

    • 无论计划简单还是复杂,缺乏切实的行动就注定会失败或者失效。
    • 没必要做计划的原因有两个:除了前面提到过的“大多数计划其实非常简单”之外,另外一个是“初始状态下,我们往往实际上并没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
    • 永远记住,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
  • tags: no_tag

    • 真正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而已——那个真正对你的目标实现有帮助的任务。
    • 我总觉得一个人最终成功,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精确地计划自己的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坚持。
  • tags: no_tag

    • 每个星期找一天花上一个小时,审计你这一周预算和实际开销。
    • 提高时间使用率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同时做两件事儿。
    • 1) 其中一件事儿最好是机械的,少点技术含量的;2) 另外一件事儿不是特别需要大量脑力支持的;3) 两件事儿都应该是确实有效用因而值得时间投资的。
  • tags: no_tag

    • 判断一个任务是否“真的重要”,其实只需要一个标准:就是看这个任务的完成是否对你的目标达成是否确实有益
    • 相信我,养成任何一个哪怕很小的习惯,都需要挣扎的。然而,貌似痛苦的挣扎过程,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终归会变得其乐无穷。
  • tags: no_tag

    • 养成任何非天生的习惯,都是需要挣扎才能做成的事情。我们只有一个习惯是天生的——“懒惰”。
    • 心智开启从意识到可以自律开始,而心智发展的过程就是克服懒惰的过程。
    • 也许每个人的不幸都是一样的,他一生中最多的经验是“半途而废”——各种各样的、各个方面的“半途而废”。
    • 与懒惰抗争、停止遗忘、坚持改变的工具,就是纸笔。
    • 于是,我就跑到名片店,买了两盒空白名片。

Posted from Diigo. The rest of my favorite links are here.

2009年6月2日星期二

blogger daily 06/02/2009

  • tags: no_tag

    • 这种基于过程的“事件-时间日志”记录可以调整我对时间的感觉,在估算任何工作量的时候,都更容易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又恰恰因此总是基本上可以达成目标,于是,基本上可以算是“战胜了焦虑”。
    • 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地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就是我的说法——“与时间做朋友”。
  • tags: windows, tools


Posted from Diigo. The rest of my favorite links are here.

2009年6月1日星期一

blogger daily 06/01/2009

  • tags: no_tag

    • 1) 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获得满足(instant gratification)是大多数人的天性;2) 野心是永远是少数人的天性。
    • 大多数人看法惊人地类似甚至相同:如果有收获的话,那最好要马上有收获;如果没有收获的话,那最好要马上有结果。
    • 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获得满足的天性
    • 平静接受并且正确认识自己的天性是改变天性的第一步
    • 在工作和学习上控制这种天性是最重要的
    • 在工作和学习上,坚决不要放纵。工作和学习都是艰苦的,路程都是漫长的,成果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 耐心有着神奇的力量。当每个人都在拖延,最后又手忙脚乱的时候,你的生活却非常从容。
  • tags: no_tag

    • 可是,明显有一些人,尽管数量上并不是大多数,在用另外一种状态生活。他们从容,他们优雅。他们善于化解各种压力,安静地去做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并总是有所成就。
  • tags: no_tag

    • 承认了罢,你对时间的流逝无能为力
  • tags: no_tag

    • 语法并不是“规定你应该怎么说”,而是“尽量”“系统地”解释“人们为什么普遍这么说”

Posted from Diigo. The rest of my favorite links are here.